机械-网络出版将冲击传统出版市场二
3、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业的挑战 网络出版依托互联网的巨大优势,1改传统出版业繁冗复杂的局面,给人以线人1新之感,同时也给传统出版业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概言之,主要有:1、对传统出版物著作权的挑战。在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网站未经作者许可随便上载传统出版物是否是侵犯著作权,1度成为网站与出版业争议最大的1个焦点话题。由于我国目前现有的《著作权法》对此行动并没有明文规定商户拆迁怎么补偿。从目前已产生的"6作家状告世纪互联侵权案"和"《生活资讯》杂志社状告Chinaren网站侵权案"等几起典型案例来看,法院认定网站未经授权转载传统出版物属侵权行动。因此网络化带来的数字作品著作权的规范问题已到了亟需解决的时候。2、对编辑工作的挑战。就现状而言,每个网址都是1个出版单位。每一个上网者都是1个编辑,1个出版者。它省去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进行市场调查,策划选题、组稿,并对来稿进行加工排版等1系列工艺流程,打破了人们对编辑工作的神圣感。迫使人们对出版工作予以重新审视和认识,同时吸引编辑到网上去发现选题并下载出版,或把选题拿到网上去,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去考察读者需求。如果遭到大量网民的欢迎,即可迅速大量印制出版,因此网民便成了1个庞大的审稿委员会。3、对印刷复制工作的挑战。网络出版由于信息传播进程中的无物流性和非独占性(或谓共享性),人们打开计算机上网阅读即可,传播进程几近不需要复制。只有读者希望保存时,发出指令,即可下载到硬盘、软盘或打印到纸上。所以对印刷复制业的冲击将是史无前例的。4、对发行工作的挑战。网络出版的同时其实已实现了传统意义上的发行。由于不论是建立网页让他人浏览,还是制作文件发送给他人,实际上已完成了发行的环节,并使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成为现实。5、对读者的影响。读者没必要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不管想看多久之前的书,都可以从网上下载或通过网络订购。可以说,网络出版使出版真正成为不绝版的出版。4、网络出版存在的问题虽然网络出版正以迅猛之势向前发展,但其目前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1、著作权的问题。由于过去出版社与作者仅签订平面著作协议,鲜少订立"网络电子版"授权,所以出版社在进行网络出版时,常常遇到很多不应有的麻烦。现阶段,网络立法尚不完善,比如,目前还没有对网络出版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进行规范,特别是对网络出版中与著作权相干的邻接权(即指作品的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作明确界定。据了解,我国的《网络法》正在筹划中,相信随着相干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困扰网络出版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2、组织问题。网络建设是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1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所以理应由国家信息产业部牵头,对全部社会的网络建设加以统筹计划,统1管理。出版系统网络建设的具体组织实行工作及政策调和问题则应归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来承担。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将建设任务层层分解,以层级负责制的方式逐级向下推行,从而确保出版系统的网络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政府包括政府管理下的电信部门、传媒机构和出版单位,应成为网络建设中的重要依托气力,不但是要为网络建设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且应承担起信息生产者和监督者的角色。3、出版社与读者的观念问题。许多出版社都有这样的担心,若图书可以很便宜地从网上取得,且复制简单,势必会使1大批人不愿意再去购买纸质图书。事实上,这类担心是没必要要的。由于目前很多读者出于传统的阅读习惯,不会在网上看整本书鉴定为危房可以申请拆迁吗,而只是大致浏览1下,1旦对作品感兴趣,反而会激起他们去购买纸质图书。4、技术问题城管有权参与动迁强拆吗。网络出版要发展,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必须突破。如网上跨文化传播带来的语言障碍问题,网络带宽的限制问题,及能否进1步简化上网程序等问题。5、字体问题。这在我国特别突出,汉字有简体、繁体之分,且有时所用汉字的内码不同,使1些书在网上打开了却没法阅读。 以上问题是阻碍网络出版发展的主要关键,需要我们逐步克服。但不管如何,网络出版预示着未来发展方向,虽然现在传统出版还占绝对优势,但估计10至20年内,这1势态将会大大改观。 (待续)